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招聘启事
2021-07-07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默认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暨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口岸药品检验所是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是具备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化妆品三大类检测能力的政府综合性专业检验机构。2015年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中药质量和标准研究、微生物鉴定与溯源、药物质量快检技术研究、药物质量新技术应用研究、药理毒理研究、生物技术药物质量研究等方面研究。

1.png

因工作需要,我站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博士后流动站合作面向社会招聘5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工作地点:浦东张江张衡路1500号),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2.png
3.png

4.png4.png

一、在站待遇

按相关规定,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较好的工作、学习、研究条件:

1、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日常办公经费和科研经费,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研究条件;

2、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五险一金,享受带薪休假,以及工会生日和节日福利;

3、为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住宿补贴;

4、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按人社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确定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号)和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9号)和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年收入22万元起,享受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待遇。

、基本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已获得相关博士学位三年以内,身体健康,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2021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4、有所选项目需要的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过第一作者论文;

5、较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在职人员必须脱产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不可兼职。

三、在站工作时间:两年。

四、研究项目:

(一)中药全产业链有效性和安全性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以下方向任选其一)

1. 中药基源鉴定,对易混淆品种、易掺伪品种等疑难品种创新专属准确的鉴定方法研究;

2. 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先进技术研究,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技术,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技术发展创新研究,中药内在品质的有效表达与质控技术等;

3. 特殊品种的共性关键技术进一步突破研究,如动物药、矿物药等质量控制技术等;

4. 中药中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非法添加、色素等安全性检测技术创新研究,及安全性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等。

工作站合作导师:

季申,博士,一级主任药师,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首席专家、中药天然药物室/保健食品室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中药和保健食品品质与安全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主任。兼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理化专委会、中成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药典委员会咨询专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咨询专家等二十余项重要兼职。在国内率先推进研究并发展了中药中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非法添加、注射剂大分子物质等多项安全性检测技术,在上述领域团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带领团队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5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300多篇,编著书籍11部,授权专利8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二十余项奖项。

5.png

6.png7.png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9.png

2018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10.png

2019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1.png

2018年度上海药学科技奖(应用类)一等奖

12.png

2019年度上海药学科技奖(应用类)一等奖

(二)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研究(以下方向任选其一)

1. 新型药物制剂(如缓控释、吸入、长效注射剂等)的质量研究与评价方法研究;

2. 药物(原料、制剂)晶型的表征方法与评价方法的研究、新分析技术在药品质控中的应用研究;

3. 光谱法(拉曼光谱、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在药品快检的应用研究;

4. 注射剂仿制药药学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制剂批间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

工作站合作导师:
杨永健,博士,一级主任药师,硕导,市食药检院首席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制剂质量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化学药品第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中国药典(英文版)》编译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药品质量标准研究,重点关注吸入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杂质谱、药物晶型的研究,药物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如纳流色谱、超临界液体色谱、多维色谱、激光红外成像)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快检技术与方法(如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离子迁移谱)的应用研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及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体外模拟BE研究。近年来承担或参与了近30项各级课题,完成5个全球基金项目。2010年迄今发表论文85篇,其中SCI论文12篇。出版译著2本。

 13.png

(三)微生物鉴定与溯源技术研究(以下方向任选其一)

1. 快速、准确、灵敏的微生物检测与鉴定方法以及现场快检技术研究;

2.基于药品生产工艺、微生物监测和鉴定、数据分析等的生产过程微生物污染风险分析及控制的研究;

3.微生物能力验证样品与质控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建立微生物菌株、生物标记物、生物靶标等水平的微生物质控品);

4. 微生物鉴定数据分析模型与核酸信息数据库建设(运用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等建模方法,借助R语言、Python等编程系统,建立用于微生物鉴定与分类的数据分析模型与数据库);

5.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确认技术体系,基于微生物组学分析,开展化妆品中抑菌成分与皮肤微生物菌群分布规律的相关研究.

工作站合作导师:

杨美成,博士,主任药师,博导,市食药检院副院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主任评审员,能力验证提供者主任评审员,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主任评审员,中国药学会检测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药物分析杂志》编委等。近年来主持或主要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典委员会等各级课题四十余项;带领团队完成了2020年版《中国药典》分子生物学标准体系、微生物检验与鉴定等多项重要标准的研究制订。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百篇,并获得多项专利、编写多本论著。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团队概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是我国药品监管系统微生物关键技术研究及质量标准制订的重要团队和知名品牌。

团队包括近30名在职成员和在站博士后、在读研究生,团队成员大多为毕业于国内名牌高校的硕士、博士,近半数骨干曾赴美国FDA、美国农业部、国际知名药企等境外著名机构或实验室交流访问半年以上。

实验室配备一流的场地环境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重要基地。

14.png

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15.png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6.png

 2019年上海药学科技奖二等奖  

17.png

 2019年上海药学科技奖二等奖  

18.png

2017年第八届药物分析优秀青年论文报告会特等奖 

19.png

2018年第九届药物分析优秀青年论文报告会特等奖

20.png21.png

22.png23.png

(四)药理与毒理研究(以下方向任选其一)

1. 毒理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如吸入体外细胞暴露模型的创新研究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体外毒性试验新技术,新方法。

2. 吸入药效与毒理研究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如药效新模型,特殊样品的吸入暴露毒理研究。

3. 新兴毒理学试验药物毒代动力学创新研究,如吸入毒理学试验中毒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毒代动力学研究等。

工作站合作导师:

唐黎明,硕士,主任药师,硕导,任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理毒理室主任,药物安全评价中心机构负责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审评专家,上海市科委专家库专家,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库专家,中国药理学会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安全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GLP检查员。主要从事药检、药理与毒理研究,承担的课题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标准提高项目3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5项。参与标准制修订7项,完成数百个品种的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在各大专业学术会议上获奖14项,参与编写论著4部,申请专利4项。

 

(五)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研究(以下方向任选其一)

1. 假病毒技术在疫苗、抗体等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2. 疫苗(如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新冠疫苗等)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

3. 细胞类制品(如Car-T制品、干细胞等)有效性安全性检测技术研究开发。

4. 新型单抗药物(如抗体偶联药、双特异性抗体等)影响其活性的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工作站合作导师:

邵泓,硕士,主任药师,硕导,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生化药品生物制品室主任,上海市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检测与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筹)主任,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血液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生物制品监督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生化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委专家库成员。

长期从事生物制品的批签发工作及生物制品、生化药品的质量标准研究工作,重点关注疫苗、基因工程药物、血液制品质量控制新技术新方法(包括报告基因法、假病毒测定方法、拉曼光谱、多属性质量分析方法、大分子药物结构表征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参与2010、2015和202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通则及生物制品、生化药品各论的起草复核工作,并带领团队获批国家局单抗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近五年参与承担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药典会、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二十余项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7项,授权3项。

五、报名办法

有意者请将下列材料提交本站:

1、个人简历;

2、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和学术论文等);

3、身份证复印件;

4、邮件主题格式:XXX(姓名)+学历+学校+专业+“博士后”+手机号

申请材料均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截止时间:招满为止。

 本站采取“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将通知合格者参加面试。

六、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1500号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邮政编码:201203

联系人:陈老师

 话:021-38839900-26910

 箱:wohuozhe2002@163.com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2021年5月17日